服务热线:027-87392606 027-87392605

当前位置: 首页 > 鄂美服务 > 疾病防治 > 正文
影响猪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分析
作者:鄂美猪种改良公司 发表日期:2010/12/14
        摘要:本文从口蹄疫疫苗制备和接种等相关环节,详细论述了可能存在影响猪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各种因素,旨在为农户和养殖场对口蹄疫的防治提供科学的思路。
        关键词: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口蹄疫病毒、接种程序
        猪口蹄疫病是由RNA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人畜共患,在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家畜传染病之一,被国际兽医局列为发病必须报告的A类动物疫病。猪是该病的易感动物之一,猪口蹄疫给养猪业带来的损失是严重的。因此,做好该病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普遍认为口蹄疫疫苗不能让机体产生高效持久的免疫效果。实际上,一次成功的疫苗免疫包括几个方面:第一,疫苗应该是正确和安全的配方,并依照现代化的质量保证体系的相关标准进行生产。第二,疫苗的贮存和运输都必须在低温链条件下进行,并且确保疫苗在保质期内。第三,疫苗的使用必须按照严格规范的程序进行。这样就能使家畜群体达到并维持在预计的高水平免疫状态。
        如果能够严格执行以上三个环节,那么是能够达到使用者的预期目的的。究竟是什么导致现实中的免疫失败呢?其中不良生产商为最求利益或者监督机制的不完善造成疫苗生产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也是一个因素。除此之外,运输和储存过程是很容易被一线生产者所忽视的。笔者就见到很多大型养殖场中免疫失败的最终源头就是使用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有问题的疫苗。疫苗严格规范的免疫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在西欧和拉美南部(特别是乌拉圭)的口蹄疫根除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高质量口蹄疫疫苗的适当的使用。
        针对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效果,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关注的。
        1  牛和猪在自然感染和接种后的免疫反应的差异
        对于农户和养殖场来说,最理想的口蹄疫疫苗就是一次免疫能够保护被免动物几年甚至一生。但是实际上这个似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普遍的事实是痊愈猪在大约六个月之后将不再产生保护而再次感染。似乎“六个月”是猪在第一次接种后能够维持的免疫保护周期。能够维持长时间免疫保护的动物只有牛。这是因为牛在感染口蹄疫病毒之后常常变成隐形携带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携带病毒,因此这些隐性带毒牛的免疫反应就有机会持续受到低水平病毒抗原的刺激,类似于宿主受到减弱、而非完全失效的疫苗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可惜的是在痊愈猪上从未检测到这样的带毒状态。
        2  疫苗毒株的选择
        口蹄疫病毒现已知有7个血清型和80多个亚型。对家畜危害较大的是O型,A型次之,Asial更次之,其他不多见。猪口蹄疫病的不同血清型差异明显,相互之间不能产生交叉免疫保护。猪口蹄疫病毒流行过程中及经过免疫的动物体很容易发生变异,产生许多新的亚型。但是,多次使用不同型号的疫苗可以弥补因病毒亚型和疫苗型号不符合造成的免疫失败。这就说明在口蹄疫爆发时,当病毒的亚型与疫苗的型号的关联不是非常远的情况下,多次并广泛的使用不同的高质量疫苗是覆盖多种亚型的最好选择。
        3  疫苗生产中的关键环节
        3.1  灭活
        灭活是在生产高效安全的口蹄疫疫苗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步骤之一,任何剂量的活病毒残留都是不允许的。灭活的原理就是用适当的灭活剂在正确的方法下破坏病毒的传染性而不影响病毒衣壳的完整性。二元的四溴化乙烯(BED)是当今被广泛使用的灭活剂,它是在氢氧化钠的作用下由溴化乙烯和氢溴酸盐反应而成。在用BED将病毒灭活后,把死毒的混合物完全转移到特定的容器内。在这个过程种,病毒还将要被灭活两遍,这样是为了确保能够完全灭活残留病毒。只有病毒完全失活和有害性完全消除的情况下才能生产出安全的口蹄疫疫苗。
        3.2  净化
        灭活后的病毒极其不纯,包含着大量的破碎细胞的蛋白和沉降系数为146秒的媒介成分。这些杂质将在许多方面影响口蹄疫疫苗的质量和效果:第一,细胞蛋白酶能够黏附在病毒衣壳VP1蛋白的许多位点,与免疫蛋白产生竞争抑制,大大降低了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其次,一些证据表明,疫苗刺激产生的口蹄疫特异性抗体的质量将会受到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细胞蛋白的相反作用的影响。最后,在疫苗中的杂质也可能引起被免疫动物接种部位和全身的副作用。因此,净化提取灭活后的口蹄疫病毒是非常重要的。
        4  佐剂
        佐剂在疫苗中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灭活的病毒的免疫原性达不到我们的要求,所以需要引进佐剂来增加其免疫原性。最常见的佐剂有两种类型:氢氧化铝和油。实践证明,以氢氧化铝作为佐剂的疫苗对猪的作用非常弱,并且没有油苗免疫持续期长。因此,在猪的疫苗上普遍使用的是油佐剂。其中水包油包水(DOE)双相佐剂在猪的疫苗种使用最为广泛。
另外,提到佐剂就不得不提到其副作用。动物接种佐剂疫苗产生的副作用将会影响到动物健康状态甚至能引起死亡。要让这种副作用降到最低,佐剂本身的质量、纯度和抗原载体是关键。
        5 接种程序
        5.1  机体自身的免疫状态
        普遍认为小猪的母源抗体会中和疫苗毒株,从而使免疫失败。随着母源抗体的下降,小猪的获得性免疫的作用越来越小,此时的小猪最有可能受到疾病的威胁。同时,母源抗体对疫苗免疫的作用也越来越小,这时对小猪进行免疫会有最好的效果。但是,在疾病爆发期,一般采取的措施是全体接种。这时为了让群体大部分获得免疫保护,不用考虑母源抗体的干扰。
        5.2  接种方法
        油苗除了个别情况外一般采取肌肉注射。为了避免疫苗接种在错误的部位或者从注射部位漏出,必须请经验丰富的合格的兽医按照现有的条件选择出理想的注射方法完成免疫,并针对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及时做出补救措施。比如疫苗露出必须补打一针,一猪一针头等等措施。
        5.3  接种周期
        有规律的接种程序可以有效预防口蹄疫病毒在个体中的存在。一般情况下,对猪进行加强免疫是必要的。两次接种的时间间隔对第二次免疫的作用有很大影响。当间隔期为两周时,二免产生的抗体很少,但是当间隔期为3到4周时,二免产生的免疫应答就很强烈。普遍认为口蹄疫疫苗的免疫间隔是3到4周。
        不过当地的流行病形势也是不容忽视的。一般根据口蹄疫的流行情况采取每年2到3次的全群接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影响口蹄疫疫苗免疫的因素很多,包括毒株的选择,制备工艺,运输过程,接种方法等等。对于农户和养殖场首要的就是根据当时流行情况选择安全可靠的口蹄疫疫苗;其次就是需要专业人士科学合理的操作,以科学负责的态度应对处理;再次就是注意疫苗的保存和保质期,遇到不合格的疫苗坚决不用,切不可因小利而造成重大损失。